600人已瀏覽 時間 : 2021-05-21 11:25:59
導語:2021年雖屬辛丑牛年,但插座大王公牛集團沒能沾上辛丑牛年的牛氣,公牛集團不僅無法牛得起來,晦氣的事兒卻是接踵而至。先是5月13日公牛集團公告稱因涉嫌壟斷被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接著5月15日又有媒體曝出公牛集團身陷專利侵權風波。反壟斷當頭一棒公開資料顯示,公牛集團成立于1995年,公司專注于以轉…
2021年雖屬辛丑牛年,但插座大王公牛集團沒能沾上辛丑牛年的牛氣,公牛集團不僅 無法牛得起來,晦氣的事兒卻是接踵而至。
先是5月13日公牛集團公告稱因涉嫌壟斷被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接著5月15日又有媒體曝出公牛集 團身陷專利侵權風波。
反壟斷當頭一棒
公開資料顯示,公牛集團成立于1995年,公司專注于以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為核心的民用電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安全插座”、“裝飾開關”、“愛眼LED燈”等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產品。
公牛插座雖然家喻戶曉,但公牛集團在A股中還是一名“新兵”。2020年,集團成功上市,董事長阮立平也以450億身家躋身胡潤百富榜,排名第96位。
公牛年報顯示,2020年公牛的轉換器、墻壁開關插座在天貓銷售排名均為第一。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牛集團業績表現平穩。公司收入100.51億元,同比增0.11%;歸母凈利潤23.13億元,同比增長0.42%;百億營收平均下來,2020年公司月賺8億元。
那么,阮立平領導下的公牛集團,為什么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突遭 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壟斷調查?
公牛集團證券辦經理黃少鵬介紹,此次涉嫌反壟斷調查,可能跟公牛集團的經銷模式有關。
公牛集團在年報中稱,公牛集團目前已全面入駐天貓、淘寶、京東、唯品會、拼多多等領先電商平臺。在天貓平臺上搜索“插座”和“接線板”,顯示的前10位中,均有8個為公牛的產品。在京東平臺上進行同樣的搜索,前10位中分別有9個和6個是公牛的產品。
央廣網報道顯示,一位自稱做過5年公牛經銷商業務員的網友在跟評時說,公牛在終端門店排除競品已經實行了很多年。不過,公牛集團證券辦經理黃少鵬黃少鵬否認了“排除競品”的說法。
據5月12日晚間公牛集團的公告顯示,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公牛集團進行立案調查的原因是“涉嫌與交易相對人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行為”。
盡管公牛集團涉嫌壟斷交易行為目前沒有更多的細節公布,而且尚處于立案調查,但按照監督部門歷來嚴謹的辦事風格,公牛集團壟斷大概率證據確鑿。
經梳理發現,公牛在最核心的轉換器業務方面,對經銷商的要求是專營專銷,也即經銷商不可再售賣其他品牌的插座。有分析人士認為,公牛被調查與此有關。
《反壟斷法》第十四條顯示,經營者被禁止與交易相對人達成的壟斷協議包括: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而違反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則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的罰款。
所以,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如果公牛集團實施了壟斷協議,則面臨1億元到10億元的罰款,如果尚未實施,也極有可能被處以50萬元的“頂格處罰”。
專利侵權再添一堵
常言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公牛集團屋漏偏逢連陰雨。就在公牛集團公告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公牛集團反壟斷立案調查時隔兩天后的5月15日,又有媒體曝出公牛集團還陷入了專利權風波。
據多家媒體報道,5月15日,江蘇通領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網公布了國家知識產權局信訪室出具的【2021第011號】信訪受理函。雖然受理函沒有提及“公牛集團”的字樣,但是據通領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受理函反映的問題正是通領科技訴公牛集團在專利權糾紛案中涉嫌的系列暗箱操作行為。
公牛集團、通領科技均為國內開關插座領域的領軍企業。公牛集團常年占據國內開關插座市場的“頭把交椅”,被譽為“插座一哥”,市值超千億元;而通領科技專注于海外市場,是國內漏電保護插座出口美國市場的龍頭老大。由于主攻市場不同,兩家企業多年來交集不多。而隨著近年來通領科技轉戰國內市場,由此引發專利侵權糾紛。
在國內市場調研中,通領科技意外發現,公牛集團銷售的開關插座,竟擅自使用了通領科技已取得的兩項專利權,即“支撐滑動式安全門”的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010297882.4)和“電源插座安全保護裝置”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1020681902.3)。
2018年12月,通領科技以公牛集團涉嫌侵犯專利權為由,將其訴至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索賠金額合計高達9.99億元。時值公牛集團上市前夕,該專利侵權糾紛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對于通領科技的專利侵權指控,公牛集團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另辟蹊徑,將目光集中到涉案兩件專利的有效性上。根據《專利法》及相關專利無效申請制度,公牛集團針對涉案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復審和無效審理部(以下簡稱審理部)提出了“專利權無效”申請。經審理,審理部以“不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不具備創造性”作出宣告涉案兩件專利權全部無效的審查決定?!皟杉姘笇@麢啾恍鏌o效,意味著原告進行專利維權的基礎暫時不存在?!惫<瘓F代理律師在此前的媒體采訪中表示。
不過,在美國打贏了曠日持久的“五連勝”專利維權案的通領科技對自己的專利技術有足夠的信心,他們隨即于2020年12月17日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遞交了訴訟請求,該案至今仍在審理之中。
通領科技相關負責人回應,兩份專利權無效宣告審查決定存在事實認定錯誤、任意擴大解釋權利要求等問題。
“將多個國家已經認定的專利權肆意推翻,罔顧侵權事實,這在專利侵權案例中極其罕見。沒有專利的先侵權別人的專利,然后再將別人的專利想方設法搞沒了,是肆無忌憚地公然侵權,這種做法令人無法接受?!蓖I科技相關負責人強調,通領科技已經做好一切準備,堅決維權到底。
令通領科技倍感意外的是,自通領科技起訴公牛集團專利侵權案以來,在短短8個月內全國陸續出現11個自然人38例針對通領科技專利權進行無效申請的案件,通領科技被迫應訴。針對這一反常情況,為了查明事實真相, 通領科技工作人員驅車數千公里走訪了這11位專利無效宣告請求人,調查結果令人驚愕。
調查發現,這11位專利無效宣告請求人除了一位30歲和一位62歲的男性外,其余都是家庭主婦和 60多歲的老人,他們對專利基本知識可以說毫無了解,更不了解通領科技。更加蹊蹺的是,這些自然人委托的專利無效申請代理律師事務所竟然均為同一家律師事務所,這家律所正是公牛集團的代理律師事務所。
“這些申請人之間有的相隔數千里,素不相識,更無往來,怎么可能不約而同地找到同一家律師事務所集中代理?同時又是統一針對通領科技的專利無效宣告請求?!蓖I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很顯然這是一輪目的性明確的惡意申請。
此外,通領科技還意外得知,在專利復審期間,公牛集團代理律所與律師曾多次在私人會所宴請審理部相關辦案人員。為此,通領科技已就此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了舉報。目前,上述相關部門已對舉報內容展開了調查。5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信訪室給通領科技出具了正式受理回函。受理函明確回復:“按照信訪條例的相關規定,我室已受理你公司的案件并交相關部門處理,請耐心等候答復意見?!?/span>
簡評:因果輪回,公牛集團要把自己玩壞?
電視劇《《江湖夜雨十年燈》》有句臺詞為:“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币馑际侨说纳菩泻蛺盒?,都會因為因果的輪回而得到相應的果報,善行得善果,惡行得惡果。這句話在告誡世人,永遠都不要試著去觸碰道德的底線,也不要試著去挑戰善惡的底線。一旦你踏錯,一旦你心生惡念,那么最終你也將自食惡果。
然而,把“專業專注、走遠路、做第一”作為企業發展理念的公牛集團,在“走遠路”的同時,卻還走起了偏路。雖然不管是反壟斷調查還是專利侵權都還沒有最終的定論,但深陷危機中的公牛集團,市場反映已經顯而易見了。
就在公牛集團公告因涉嫌壟斷被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當日,公牛集團股票開盤大跌,一度接近跌停,后被大單拉起。最終報收于181.65元,同比下跌4.62%。雖然日后的幾天公牛集團股票又收復了失地,但能堅持多久還有待觀察,畢竟,反壟斷的調查這顆雷還沒有排除,專利侵權的雷也還沒有引爆。
雖然公牛集團公告因涉嫌壟斷被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后表示,公司將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積極配合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反壟斷案件調查工作,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依法合規經營,并不斷提升經營質量和可持續的價值回報水平。
但是,表態歸表態,可信嗎?骨子里已經變壞了,表面說的再動聽,其實都是虛偽的掩蓋。
試問,如果公牛集團如斯所言“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的話,又怎么會無視《反壟斷法》規定呢?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做出來的卻比小人還小人。
就拿專利侵權糾紛來說,對于通領科技的專利侵權指控,公牛集團另辟蹊徑,將目光集中到涉案兩件專利的有效性上,玩的便是小人伎倆。
公牛集團針對涉案專利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復審和無效審理部提出了“專利權無效”申請。審理部經審理以“不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不具備創造性”作出宣告涉案兩件專利權全部無效的審查決定。兩件涉案專利權被宣告無效,意味著通領科技進行專利維權的基礎暫時不存在。
沒有專利的先侵權別人的專利,然后再將別人的專利想方設法搞沒了,這是什么邏輯?這是肆無忌憚地公然侵權。通領科技怎么能咽下這口氣?
俗話說,沒有三年不透風的墻。通領科技意外得知,在專利復審期間,公牛集團代理律所與律師曾多次在私人會所宴請審理部相關辦案人員。通領科技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舉報后,上述相關部門已對舉報內容展開了調查,接下來的劇情或許很快會發生反轉,公牛集團或許會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
公牛集團的小人之舉不僅如此,在通領科技起訴公牛集團專利侵權后的短短8個月內,全國陸續出現11個自然人38例針對通領科技專利權進行無效申請的案件,通領科技被迫應訴。 針對這一反常情況, 通領科技 經過調查發現 這是一輪目的性明確的惡意申請 。
這11位專利無效宣告請求人除了一位30歲的男性外,其余都是家庭主婦和 60多歲的老人,他們對專利基本知識可以說毫無了解,更不了解通領科技。更加蹊蹺的是,這些自然人委托的專利無效申請代理律師事務所竟然均為同一家律師事務所,這家律師事務所與公牛集團也存在著案件代理關系。
至此,公牛集團的小人面目已經暴露無疑了。目前, 通領科技訴公牛集團在專利權糾紛案中涉嫌的系列暗箱操作行為,國家知識產權局信訪室已經受理調查。
接下來公牛集團最后的遮羞布一旦撕開,企業信譽注定會遭遇毀滅性地打擊,到時候這顆雷能否把公牛集團炸得體無完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這顆雷的威力,極有可能會遠超反壟斷對公牛集團的打擊。
事實上,公牛集團不僅有外患,也有內憂。公牛集團的 業績已經出現了下滑, 公司盈利能力正在退步。
公牛集團旗下插座、照明等產品屬于建材照明一類,受房地產影響很大,在去年上半年疫情嚴重的情況下,全國大部分地區停工停產,房地產也停止作業,公牛集團自然是受到了重創。 2020年,公牛集團雖然將營收維持在了百億大關,達100.51億元,但同比僅增長0.11%,與過去四年動輒10%、20%的增速相比明顯放緩。 從單一業務來看,公牛集團報告期內墻壁開關插座業務實現收入29.52億元,同比下降7.99%; LED照明業務實現收入7.70億元,同比下降21.74%,銷售萎縮明顯。
不僅是2020年的表現,自2017年房地產速漲周期結束之后,公牛集團的業績增速就已經開始下滑,從2017年的34.91%到2018年的25.21%,再到2019年僅為10.76%。
以衡量企業盈利能力強弱的經典指標——ROE(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例,公牛集團近三年的ROE指標呈急速下滑態勢。具體來看,2018年-2020年公司ROE指標分別下降約18%、25%,尤其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ROE速降至26.87%。2018年時,公司的ROE(加權)還能達到69.6%,短短三年時間,凈資產加權收益率下降了近四成。這意味著,公司的賺錢能力正在走下坡路。
事實上,除了ROE指標能夠證明其盈利下降外,毛利率指標也有所下降。2016年至2020年,公牛集團毛利率分別為45.21%、37.79%、36.62%、41.37%、40.06%,呈現波動下滑態勢,相比2016年的45%,公司毛利率已經下滑近5個百分點。
公牛集團的產品號稱“用不壞”,但公牛集團如今不僅面臨著業績隱憂,如果反壟斷和專利侵權這兩顆雷一旦真正引爆,公牛集團的信譽極有可能會陷入破產危機,信譽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本,公牛集團一旦信譽破產,不得不讓人懷疑內憂外患的公牛集團 如何能在四面楚歌中突出重圍。
有因必有果,心術不正必遭報應。公牛集團這次估計真的要把自己“玩壞了”。
最新評論
在線客服
官方微信
聯系電話
返回頂部